![]() |
|
---|---|
研究:缺鎂加速細胞老化 易罹患長期慢性病 | |
今天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缺鎂會加速人類細胞老化,這或許能解釋長期鎂質攝取不足與較易罹患老化相關疾病息息相關的原因。 鎂是人體進行數百種生物化學反應時的重要元素,有助維持肌肉與神經的正常運作、保持心臟節奏穩定、維持骨骼強健。 但研究顯示,至少在美國,超過半數人口飲食缺少鎂,可能提高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骨質疏鬆症與一些癌症的風險。 加州奧克蘭兒童醫院醫學研究協會的研究員艾姆斯等人,針對長期中度缺鎂對「纖維組織母細胞」影響進行觀察,試圖了解缺鎂讓人較易患病的原因。「纖維組織母細胞係為人體許多細胞組織提供結構性構造的細胞。 他們培養這些完整生命週期在三至四個月的細胞,模擬缺鎂的影響,並在「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發表研究成果。 他們發現,雖然這些細胞在中度缺鎂的情況下仍能存活並正常分裂,但它們的老化速度,似乎比在正常濃度的鎂中成長的細胞快。 奧克蘭兒童醫院醫學研究協會的營養與代謝中心助理科學家齊利利亞說:「缺鎂影響細胞老化的過程,細胞老化加速,又影響細胞組織運作方式。」 「我們在想,缺鎂對細胞造成的後果,可能導致長期慢性病。」 艾姆斯與齊利利亞認為,缺鎂細胞中加速的細胞老化標誌,可能顯示這些細胞處於分類模式,為了節省資源來進行必要的新陳代謝過程,犧牲了長期功能。 轉戴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08/19/wvhn.html |
|
李宗祐/台北報導 市面上標榜促進氣血循環、有助健康的「能量石」產品琳瑯滿目,但有些卻含天然「放射性物質」,佩戴民眾有輻射暴露危險!原子能委員會已公布實施《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辦法》,加強抽驗磁磚、能量石等可能含天然放射性物質商品,問題嚴重者即勒令下架。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處長邱賜聰表示,自然界土壤和礦石原本就有許多天然放射性核種,有些礦石等長期也被廣泛利用為建材。國際間近年對含天然放射性物質的各種商品可能對公眾造成的輻射暴露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國也順勢訂定上述管理辦法,三月八日公布實施。 磁磚也含放射性物質 劑量再測量 邱賜聰強調,該會近年常接獲民眾詢問,住家或辦公室使用的磁磚或大理石等建材是否有放射性、放射劑量率是否偏高?主因為磁磚或大理石均含有釷、鈾系列的天然放射性核種。 原能會因此把含放射性天然物質的建材列為首波管制產品,明確規定輻射劑量率每小時大於○.二微西弗、小於○.四微四弗的建材,不得作為室內建材,僅能使用作為建物外牆及其他室外用途。輻射劑量率若達每小時○.四毫西弗以上,業者販售前,須經原能會評估核准才能公開販售。 產品多樣化 長期佩戴安全待評估 原能會表示,市面上售許多能量石產品,包括目前非常流行的鋯石手鍊或項鍊等,其實都含天然放射性物質,民眾長期佩戴這些產品,是否會受到輻射傷害,該會也將加強抽測檢驗。 邱賜聰並指出,由於類似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使用方法也不同,戴在脖子跟戴在手上,可能造成的輻射影響就不一樣,很難訂定統一管制標準,只能採個案評估,只要被評估有安全疑慮,業者就必須全面回收。
轉載自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
|
回首頁 第<1234>頁 |